檢測類型安全質量檢測
服務內容辦理驗廠手續、工業廠房、外資驗廠、外商外企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A、B、C、D 四等級
安全質量檢測可靠性檢測
所在地深圳
收費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協商
出報告時間3-7天
是否現場檢測是
檢測報告有
檢測方法量尺、探針等
服務合同一式三份
檢測范圍學校/賓館/廠房/小區/民房/幼兒園
檢測項目樓房完損性鑒定,廠房檢測
檢測地區全國
1.1建筑物概況
該建筑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丹竹頭社區立信北路68號,設計單位為中信建筑設計(深圳)研究院有限公司。為滿足生產需要,現在建筑物五層樓面局部區域(軸線編號為五層樓板9-12-C-D)布置生產線,放置生產設備,為了解該區域樓面的承載能力,以確定設備放置的生產安全,深圳市鑫雁郵電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對此進行檢測評估。
本建筑物處在7度抗震設防區,框架抗震等級為,建筑物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物場地類別為Ⅱ類,基本風壓為0.75kN/㎡,地面粗糙度為B類。采用Ⅰ級、Ⅱ級熱軋鋼筋。
1.2.1目的
評估建筑物五層樓面局部區域的承載能力。
1.2.2內容
a) 檢測建筑物的外觀質量、現狀和使用情況。
b) 結構布置和軸線尺寸。
c) 構件截面尺寸檢測。
d) 框架柱、框架梁混凝土強度檢測。
e) 框架柱、框架梁和樓板鋼筋配置檢測。
f) 結構和構件損傷及缺陷情況檢測。
g) 根據檢測結果和國家規范對本建筑物進行結構復核驗算,根據復核驗算結果提出檢測結論和建議。
1.2.3結論:
1.該建筑物結構平面布置合理。
2.所測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結果:框架柱為25.9MPa,框架梁為27.6MPa,均滿足設計要求。
3.所測框架柱截面尺寸、鋼筋配置及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蚣苤鶚嫾庥^質量良好,無明顯損傷情況。
4.所測框架梁截面尺寸、鋼筋配置及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蚣芰簶嫾庥^質量良好,無明顯損傷情況。
5.所測樓板結構層厚度、樓板底部鋼筋配置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均滿足設計要求。
6.根據現場抽檢結果和委托方提供的資料,進行結構分析。驗算表明,在樓面活荷載標準值不大于7.5kN/㎡(擬放置設備換算樓面活荷載小于該值)時,該建筑所測樓面區域滿足安全使用的要求。
1.2.4建議:
1.在生產使用過程中,應進行正常維護、定期觀察,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報當地建設管理部門。 2.設備放置時應盡量將支點固定于框架梁上,且支點下應設置相應墊片,防止對樓面造成局部損傷。

1、既有結構延長使用年限、改變用途、改建、擴建或需要進行加固、修復等,均應對其進行評定、驗算或重新設計。重新設計由申請單位確定。
2、 對既有結構進行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及抗災害能力進行評定時,應符合現行標準《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的原則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根據評定結果、使用要求和后續使用年限確定既有結構的安全情況。
(2)既有結構改變用途或延長使用年,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宜符合《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的有關規定;
(3)對既有結構進行改建、擴建或加固改造而重新設計時,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計算應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規定;
(4)既有結構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及構造要求宜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
(5)必要時可對使用功能作相應的調整,提出限制使用的要求。
3、 既有結構的檢測報告編寫過程中遵循以下幾大原則:
(1)結構既有部分混凝土、鋼筋的強度設計值應根據強度的實測值確定;當材料的性能符合原設計的要求時,可按原設計的規定取值;
(2)設計時應考慮既有結構構件實際的幾何尺寸、截面配筋、連接構造和已有缺陷的影響;當符合原設計的要求時,可按原設計的規定取值;
(3)應考慮既有結構的承載歷史及施工狀態的影響。歷史年代,建筑背景等時代因素相結合,考慮既有房屋對周邊建筑及居民的影響,也要考慮建筑實際的當前狀況,給申請檢測的單位提供中肯適宜的修繕或改造方案,為后續建筑改造或修繕提供數據依據。

表面上看資質并不是很重要的問題.其實不然.目前房屋安全性工作.大多結論都要依賴于檢測數據.若檢測的數據全面.詳細.準確.其結論也就科學.公正.報告才具有性.那么.什么樣的檢測數據才具有法律效力呢?根據“*共和國計量法"的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計量行政部門對其.測試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其內容應該有四點: a經省級以上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取得檢測資質.具有cma章的單位.b用經計量認證的檢測儀器檢測.c經持證上崗的技術人員檢測和試驗.d在其出具的檢測報告上蓋有cma章.只有具備上述四點方具有法律效力.其它單位或個人提供的數據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復核驗算的判斷依據問題.在已建房屋受到損傷后.需對建設工程的許多環節進行檢測.校核.其中包括對原設計文件的校核.用什么計算手段對原設計計算內容進行校核呢?有些技術人員用pkpm程序.有的用tat程序.有的用手算.檢測部門的不同.采用的手段也不同.其校核結果均可能出現一定的差異.后對設計文件是否正確進行判斷時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復核結果同原設計文件相接近.而工程又有一定問題時.其判為困難(已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響).目前有些部門對框架結構就用pkpm程序作為判斷依據.

一、結構或構件的驗算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執行。一般情況下,應進行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連接的驗算,必要時還應進行疲勞、裂縫、變形、傾復、滑移等的驗算。 對國家現行規范沒有明確規定驗算方法或驗算后難以判定等級的結構或構件,可結合實踐經驗和結構實際工作情況,采用理論和經驗相結合(包括必要時進行試驗)的方法,按照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進行綜合判斷; 二、結構或構件驗算的計算圖形應符合其實際受力與構造狀況; 三、結構上的作用及作用效應分項系數及組合系數應分別按本標準第3.0.2條和第3.0.3條確定,并應考慮由于變形、溫度等因素造成的附加內力; 四、當材料種類和性能符合原設計要求時,材料強度應按原設計值取用。 當材料的種類和性能與原設計不符或材料已變質時,材料強度應采用實測試驗數據。材料強度的標準值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有關規定確定。 取樣時不得損害結構的正常工作; 五、當混凝土結構表面溫度長期大于60℃,鋼結構表面溫度長期大于150℃時,應考慮溫度對材質的影響; 六、驗算結構或構件的幾何參數應采用實測值,并應考慮構件截面的損傷、腐蝕、銹蝕、偏差、斷面削弱以及結構或構件過度變形的影響。
http://www.hbhuocha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