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類型安全質量檢測
服務內容辦理驗廠手續、工業廠房、外資驗廠、外商外企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A、B、C、D 四等級
安全質量檢測可靠性檢測
所在地深圳
收費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協商
出報告時間3-7天
是否現場檢測是
檢測報告有
檢測方法量尺、探針等
服務合同一式三份
檢測范圍學校/賓館/廠房/小區/民房/幼兒園
檢測項目樓房完損性鑒定,廠房檢測
檢測地區全國
工廠為了擴大再生產,新增機器設備或更換新的設備,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新增的設備對原廠房樓板承載力能否繼續支撐,這是一個很大的存疑? 所以為了人員的安全和廠房的發展,在新增設備之前一定要對廠房進行廠房樓板承重檢測,在進行廠房樓板承重檢測前首先先要弄明白廠房的建筑和結構形式,以及廠房的歷史沿革,有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改動。這是做廠房樓板承重檢測的基礎工作。
樓板承重檢測:
我們公司要上一套設備,設備有十幾噸重,要把它放在3樓廠房內,3樓廠房的承重是3噸㎡,而且設備和樓板的接觸面積不大,只有直徑為120mm圓柱體4根。
承重力計算:所承重的樓層或者結構上的靜荷載和活荷載的總和。
樓板荷載標準值:
1 面層恒載取值:
(1)樓層面層荷載: 1.2 KN/M2。板底抹灰或吊頂:0.4 KN/M2。
(2)上人屋面及露臺(板頂+板底):3.5 KN/M2。
(3)坡屋面恒載(板頂+板底、斜向)2.5 KN/M2。 坡屋面恒載換算成水平投影面時,應按坡度計算,如:屋面起坡30°時,q恒=2.5/cos30°=2.9 KN/M2 ;屋面起坡45°時,q恒=2.5/cos45°=3.5 KN/M2
(4)樓梯面層荷載:0.6 KN/M2 樓梯板底抹灰:0.4 KN/M2
2活荷載取值:
(1)廳、臥室、戶內走廊2.0 KN/M2,
(2)廚房、衛生間:2.0 KN/M2,
(3)陽臺:2.5 KN/M2。
(4)公共樓梯(含平臺)3.5 KN/M2。
(5)戶內樓梯(含平臺)2.0 KN/M2。
(6)上人屋面及露臺:2.0 KN/M2。
(7)不上人屋面:0.7KN/M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規定,一般的民用建筑活荷載取2.0kN/m^2,也就是一平方活荷載是200kg,計算樓板承載力的時候,荷載還要乘以一個荷載分項系數,一般取1.4。

由于近半的工業廠房設計年代較早,許多設計工業廠房承載能力限值過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業生產所需的設備放置要求。因此有必要對既有工業廠房進行廠房承重檢測,以對新增設備廠房的后續使用提供安全**。工業廠房使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承重檢測單位廠房承重檢測的檢測內容主要針對建筑物的承重結構系統、結構布置和支撐系統、圍護結構系統三個組合項目進行廠房承重檢測;進行廠房承重檢測前首先先要弄明白廠房的結構形式;通過對現場勘查確定設備的尺寸、重量、運行荷載及布局,了解廠房布置設備區域的使用荷載是否滿足原設計要求,查看結構布局是否合理,構件傳力是否直接,在通抽取部份混凝土構件芯樣送第三方檢測單位試壓獲取混凝土強度數據,并以計算機建模復核驗算樓板承重能力。許多客戶在廠房原有基礎上新增生產設備時往往會把目光集中在設備的安全、重量、是否滿足生產使用要求上面,往往忽略了廠房樓板承載力是非滿足新增設備的要求,廠房樓板承重檢測是在廠房新增設備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但是由于許多廠房使用年代較久或廠房無施工許可證已投入使用,無法提供準確的廠房承重能力限值,需委托房屋安全機構對該廠房進行樓板承重檢測,可以準確知道廠房樓板的承重限值,對新增設備的數量進行把控,對不滿足樓板承重能力的廠房進行加固處理,提前預防后續因新增設備而引起的安全隱患。

1.1提到廠房,很多人都會想到生產,提到生產務必想到員工,企業以人為本,員工的安全性必須放在位,這也是企業必須做到的一點。
1.2在我們日常生成中,經常碰到廠房需要做廠房樓面承載力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隨著時間的推移,廠房不斷的老化,結構構件甚至出現損壞,造成廠房的安全隱患2、廠房上設置大型廣告牌、水箱、水池、鐵塔、花園、游泳池、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等施設備影響房屋結構安全的
1.3報建手續不全或者無許可證已投入使用,未確定廠房承載能力的
1.4、廠房設備更新或是放置大型設備,對廠房樓板承載能力存疑的
通常廠房樓面承載力一般性過程如下:
1、廠房的建造、使用和修繕的歷史沿革、建筑風格、結構體系等資料。
2、建立總平面圖、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結構平面、主要構件截面等資料。
3、抽樣檢測廠房承重結構材料的性能,構件抽樣數量和部位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抽樣部位應含有代表性的損壞構件。
4、檢測廠房的結構、裝修和設備等的完損程度、分析損壞原因。
5、檢測廠房傾斜和不均勻沉降現狀。
6、根據實測廠房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按現有荷載、使用情況和廠房結構體系,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驗算廠房現有承載能力。
7、根據實測廠房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按現有使用荷載情況和廠房結構體系,以當地地震反應譜特征,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驗算房屋現有抗震能力并復核抗震構造措施。
8、檢查房屋設備的運行狀況。

結構相關要求:
一、在結構布置分析中,應重點對結構體系、平面布置、傳力路徑、連接方式、支撐布置、構造措施等進行檢查和評價。
二、在結構構件裂縫分析中,應根據裂縫位置、形態和其它檢測結果判斷該裂縫是否屬于受力裂縫。對受力裂縫應通過承載力驗算,對非受力裂縫應進一步區分沉降、收縮、施工、溫度、耐久性等并分析產生原因。
三、結構復核時,應明確驗算所采用的規范、計算軟件及版本、抗震設防烈度、抗震等級、場地類別、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材料強度等參數。
四、結構復核時所依據的設計規范應根據目的和類型確定。對涉及改造、使用功能改變的應按現行規范執行,結構安全性宜采用建造時期處在有效期內相應的設計規范但不低于89系列規范。
五、結構復核時,普通民用建筑樓面的附加恒載應不低于1.5KN/m2,屋面的附加恒載應不低于3.0KN/m2,如有可靠數據的可按實際取值。廠房活荷載取值除設計文件明確說明外應不低于3.5KN/m2。樓梯恒載取值應根據截面尺寸計算確定。
六、結構復核時混凝土強度應根據檢測結果按照構件的類別、批次進行取值。
1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考慮對相鄰若干樓層同設計標號、同類型構件混凝土強度進行合并后的批量評定。
2對混凝土強度離散的,應先依據規范進行異常值剔除再作區間評定。如不能進行區間評定可通過試算確定滿足承載力要求的混凝土限值,根據混凝土實測值和限值的比較結果確定應加固構件及是否需進行普查(GB/T 50344-2004)。
3當構件混凝土強度低于13.0MPa時,鋼筋截面面積在驗算時需考慮折減10%。
七、框架柱、梁箍筋和樓板縱向鋼筋驗算時應考慮構造要求(小配筋率)控制還是承載力控制,在構件評級時注意區分。
八、對不均勻沉降的判斷應綜合考慮頂點側向位移量,構件裂縫分布、形態、走向,裂縫指向與結構變形方向的吻合程度、地面變形等。
九、災害事故應考慮受損構件在強度、截面尺寸、鋼筋截面面積等方面的損失。
http://www.hbhuocha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