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描述
培訓機構房屋抗震檢測鑒定怎么辦理
1、調查建筑現狀與原始資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質量和維護狀況,找出對抗震不利的因素和相關的非抗震缺陷。
2、調查分析結構體系、主要構件完損性情況、歷史改造情況以及建筑物抗震構造措施情況。
3、調查復核建筑物原有荷載和作用,檢測建筑物的變形(沉降、傾斜),裂縫及周圍環境對主要構件(包括砌體)腐蝕情況。
4、實測建筑各砌體墻、構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各砌體磚、砂漿的強度等級;各混凝土承重結構(柱、梁、樓板、樓梯構件)的截面、配筋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混凝土構件的碳化深度及鋼筋銹蝕程度,樓面及屋面建筑構造層厚度等
5、對地基及基礎的現狀進行鑒定和評價。
6、根據建筑改造方案,結合建筑物現狀作抗震分析,并對建筑物的整體抗震性能作出綜合評價。
7、據對建筑物做出的綜合抗震性能評價,提供指導加固設計的結論建議。
8、其他未說明項目按《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等國家相關規范和標準執行。

從目前我國抗震鑒定方法中可以看出,主要分為兩個等級,其中級主要包括結構體系、整體性連接以及局部構造等為主,第二級別則是以抗震能力指數為指標來進行具體的判定。
從這兩個方面上看,如果級鑒定沒有達到標準,就應該進行第二級鑒定??梢?,抗震鑒定工作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在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工作中,所采用的鑒定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探討:
1)對已有房屋綜合抗震能力進行判斷。
從這一層面上看,主要包括抗震構造、承載力等方面來進行分析,不僅如此,還應該從整體和局部等不同的層面來進行分析。對現有房屋的綜合抗震能力進行細致地分析和判斷是現如今,我國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工作的主要方式。
2)抗震鑒定工作需要從主要部位和一般部位等方面來著手分析。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建筑結構,在對抗震性能進行判定的過程中都應該抓住主要部位,需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
3)根據建筑場地條件和基礎類型來進行抗震鑒定工作。
對于不同地段的建筑物來說,所采用的抗震方式也不同。如果建筑地基所處的場地環境較好,可以不進行抗震鑒定工作,或者是鑒定次數可以適當地減少。對于一些地基環境不利的地區,需要將抗震鑒定工作不斷加強。
4)合理性檢驗。 所謂的合理性檢驗就是在進行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具體的房屋規則和程的尺寸等因素來進行。在建筑結構鑒定工作中,要根據抗震條件的不同來不斷提升抗震工作的需求量。
5)對抗震鑒定工作的相關材料進行控制。
在具體的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建筑結構的強度等級來選擇不同的抗震材料。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斷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承載力,對建筑抗震加固工作加強控制。

產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