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加層改造檢測——房屋加層改造檢測實例:
本工程位于莆田市,于1995年建成為二層磚混結構,后于2014年加蓋一層,現為3層混合承重結構,一層和二層均采用普通磚承重,三層采用現澆混凝土柱和混凝土砌塊共同承重;樓蓋、屋蓋均為現澆混凝土結構,房屋高度為10.8m,建筑總面積為804.4m2。本工程地處抗震設防烈度7度(0.10g)區,抗震設防按標準設防類(簡稱丙類),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年,后續使用年限按40年考慮。根據結構布置情況,按1個鑒定單元進行結構安全性鑒定評級。根據《民用建筑性鑒定標準》(GB 50292-2015),本工程鑒定單元的安全性等級評為Csu級。
房屋加層改造檢測鑒定辦理流程:
第一步:接受委托接受房屋受檢人的委托,進行對房屋檢測。
第二步:收集資料現場調查對房屋的結構圖紙和相關檢測數據搜集。
第三步:制定方案制定的方案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在對方案存在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方案通過審查;
第四步:方案現場檢測在方案審查通過以后,根據方案列出的項目對房屋進行現場檢測。
第五步:信息處理根據檢測和取樣得到的數據和樣本進行檢測計算。
第六步:綜合分析根據房屋現狀和檢測取樣得到的數據進行房屋綜合分析。
第七步:編寫報告編寫報告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對報告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報告通過審查;
第八步:簽發報告在質量檢測報告審查通過以后,出具權威的檢測報告
本公司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國家實驗室認可。檢測項目齊全,是一個具有第三方見證檢驗資質的大型、綜合性檢測單位。檢測中心設有八個專業檢測部,技術力量雄厚,試驗室用房5000多平方米;主要檢測儀器設備650余臺(套);檢測范圍171類產品(項目)、參數700多個;校準能力范圍4大類參數、17種測量儀器產品;涉及有關技術標準、規程規范近700種。是目前國內程檢測領域中能夠承擔大型綜合檢測項目的知名檢測單位之一。本公司國家建筑鋼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建筑材料領域為數不多質檢機構,獲得國家計量認證(CMA)、中國實驗室認可(CNAL)、國家中心認可(CAL)證書,承檢建筑鋼材、鋼結構配件、纖維材料等產品檢驗、鑒定,具有仲裁、咨詢和解決建筑鋼材重大技術和質量問題的能力。深圳市住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竭誠為您服務,承接全國業務范圍,提供免費技術咨詢服務,聯系電話:-, 李經理
一、房屋加層改造檢測——房屋加層檢測報告實例:
1 平潭縣某教學樓原設計為4 層磚混結構,現澆混凝土樓、屋面板,毛石干砌墻下條形基礎。該教學樓底部3 層建于2001 年,第4 層續建于2006 年。該教學樓建筑平面呈規則的長方型布置,現有4 層建筑與結構平面布置完全相同,層高均為316m ,縱橫承重墻均采用240mm 厚實心磚墻,房屋外墻四角和縱橫墻交接處均設置構造柱,不上人架空隔熱層單坡屋面,平面布置示意圖見圖1。現由于生源人數增加,該樓擬進行加層改造,加建一層,擬加層平面
布置同現有第4 層。
2 工程地質條件
根據有關工程勘察資料,該教學樓場地土層自上而下主要為:
(1) 回填土:以素填土為主,組份單一,主要由砂性土組成,層厚2100~2170m。
(2) 中細砂( Ⅰ) :以細砂為主,中細砂次之,層厚1160~3120m。
(3) 淤泥夾砂: 深灰、灰黑色,飽和、軟塑,層厚314~415m。
(4) 中細砂( Ⅱ) :本層砂質較純,并以細砂為主,中砂次之,局部含少量礫砂,層厚115~313m。
(5) 殘積砂質粘性土:系花崗巖風化殘積所致,層厚212~315m。
(6) 強風化花崗巖:未完全揭穿,其中揭示厚度318m。
該教學樓基礎持力層為②中細砂( Ⅰ) ,持力層僅厚116~312m ,其下存在厚314~415m 軟弱淤泥夾砂層;同時該樓(B) 軸基礎受荷面積明顯大于(C)軸基礎,而根據委托方提供的設計內業資料, (B、C)軸基礎型式和截面尺寸均相同,導致該樓基礎平面中心與荷載重心明顯偏離,該樓地基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降變形。
3 檢測鑒定
為查清該教學樓現有結構的安全狀況,保證加層改造方案的順利實施,對該樓進行了加層改造前的安全性鑒定。
3.1 上部結構鑒定
在鑒定過程中,首先對該樓的結構尺寸、磚及砂漿強度、混凝土強度等進行了現場勘察和檢測,經現場檢測,混凝土構件抗壓強度能夠達到C20 設計強度等級要求,1 至4 層墻體砂漿抗壓強度離散性較大,推定值在017~318MPa 之間,未達到設計強度M15 要求,砂漿抗壓強度明顯偏低。根據現場墻體砂漿抗壓強度實測值對墻體進行承載力驗算,驗算結果表明,現有4 層結構(B2C) 軸橫墻受壓承載力滿足要求,1、2 層(B) 軸門窗洞口間墻肢受壓承載力不滿足要求;加層后1 層(B2C) 軸橫墻受壓承載力不滿足要求,1、2、3 層(B) 軸門窗洞口間墻肢受壓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現有屋面加層后變為樓面,拆除架空隔熱層和防水層,考慮用爐渣等輕質材料墊平排水坡度,驗算表明,屋面加層后結構承載力能夠滿足樓面使用功能要求。
3.2 地基基礎鑒定
現場對該教學樓毛石干砌墻下條形基礎進行了局部現場勘察,基礎形式和截面尺寸、持力土層均與原設計相符。根據該教學樓場地土層分布、地基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降變形的特點,現場對該樓進行了上部結構整體傾斜度觀測;考慮該樓現有底部3 層和第4 層建造時間間隔較長,分別觀測底部3 層結構和現狀4 層結構的傾斜情況,在觀測時底部儀器架設位置保持不變,各觀測點數據整理結果見表1。
二、惠州審批需要房屋加建檢測報告優惠辦理中心——加層一般分三種情況:上部加層、中間加層、新增地下層。
上部加層:在原建筑上另加一層結構,增加原結構的使用面積。
中間夾層:在層高較高的建筑內再加一層,增加原構的使用面積。
新增地下室:在原先沒有地下室的建筑開挖新增結構,增加地下使用面積。
加層改造的技術要點如下:
一:上部加層 上部加層結構通常有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兩種形式。采用綱結構有利于減輕下部結構和基礎加固的壓力,但當下部原結構為混凝土結構時,上下結構的剛度相差較大而不利于抗震。困此有時根據整體結構體系的要求,也采用混凝土剪力墻與鋼結構框架相結合的形式。
二:原基礎加固處理 當加層層數與原建筑層數比例較大時,基礎加固往往不可避免。基礎加固的開工與原基礎形式、地質情況、荷重增加比例等相關,通常采用錨桿靜壓樁加固。
三:原結構加固 由于加層導致下部結構需要承擔的荷重增加,以及地震和風的側向荷效應增大,下部原結構的加固往往是全方位的。有時出于抗震加固的需要,也要對下部原結構進行體系加固。
四:上下結構連接 加層新結構需要在下部原結構的頂部進行生根,因此此處上下結構連接必需十分。另外,上下結構用不同結構形式時,必需采取措施使得邊接部位的剛度、承接力逐步過渡,防止突變。
三、房屋加層改造檢測——公司具備以下檢測鑒定能力:
1、司法仲裁委托鑒定,
2、文化、體育、娛樂、賓館、餐飲、展廳等公共場所的開業前、轉業前和資質年審前的房屋安全鑒定,
3、“五無”工程建筑物的檢測鑒定,
4、房屋完損等級評定和房屋安全事故鑒定,
5、出租房屋租賃前安全鑒定,
6、房屋改變用途安全鑒定及改變使用功能鑒定,
7、拆改房屋安全鑒定,
8、房屋地基承載力,抗震鑒定,
9、房屋裝飾裝修安全鑒定,
10、施工周邊房屋安全鑒定,
11、建筑物的年限鑒定,
12、災后建筑物的鑒定,
13、近代建筑鑒定,
14、工業廠房安全鑒定,
15、房屋質量的安全鑒定,
16、危房鑒定及各種應急鑒定
17、地鐵共振引發的房屋損壞鑒定,
18、房屋加固增層改、修繕擴建鑒定,
19、建筑結構性鑒定,
20、房地產信息咨詢和中介服務,
21、建筑物改造加固。
房屋加層改造檢測——本公司承接以下全國業務:
1、基坑開挖、地鐵隧道盾構施工、爆破施工周邊房屋安全鑒定;
2、房屋結構構件安全性檢測鑒定;
3、特種營業的房屋(如酒店、桑-拿、棋牌、網吧等)申請特種行業許可證及年審前安全鑒定;
4、受火災、臺風、雷擊、水災、白蟻侵蝕、化學物品腐蝕及汽車撞擊等災害房屋結構安全性檢測鑒定;
5、學校校舍抗震鑒定;
6、工業建筑性鑒定;
7、公共場所及特種營業場所申請、變更營業執照前安全鑒定;
8、房屋主體工程質量、結構安全性、構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質疑時的復核鑒定;
9、改變使用用途、拆改結構布置、增加使用荷載、延長設計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層數性鑒定;
10、危險房屋鑒定;
11、超過使用年限房屋性鑒定;
12、房屋結構現狀安全性檢測鑒定;
13、安裝廣告屏幕等裝修加固改造前的性能鑒定;
14、五無工程房屋質量檢測鑒定;
15、因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承重構件承載能力不足而引起房屋性鑒定;
16、司法仲裁委托鑒定。

我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從事建設工程檢測服務的權威檢測機構。公司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質,擁有核發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證書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公司基礎設施、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公司主要檢測設備100多臺套,檢測參數的儀器設備配備率100%,公司按資質要求配備了現行有效的產品檢測方法,工程技術規范、規程。公司下設總工辦、綜合部、經營部、財務部、檢測一部、檢測二部、檢測三部等部門,公司建立健全了檢測工作質量保證體系,實行了嚴格的檢測工作責任制,保證了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并不斷改進、完善。 我公司始終以“科學,準確,公正,及時”為公司的質量方針,以“立足福建、面向全國”為企業經營戰略指導思想,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為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以“服務大眾,力爭創優”為品牌定位。以優質的服務理念及豐富的檢測經驗,通過精湛的、科學的檢測手段、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形成了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和適應市場及客戶需求的經營機制。公司先后承接了部分國家重點工程的檢測工作,接過多項建筑結構工程質量檢測和既有建筑結構性能的檢測鑒定等工程。公司開展的檢測工作面向全國,檢測業務從建筑材料、建筑沉降監測、結構構件、工程結構的質量檢測,到建筑結構性、安全、抗震鑒定及危房鑒定。涉及到民用住宅,辦公樓,工業廠房,綜合商廈,別墅山莊,大型公共建筑及特種結構等。深圳市住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竭誠為您服務,承接全國業務范圍,提供免費技術咨詢服務,聯系電話:-, 李經理
一、房屋加層改造檢測——房屋加層擴建,需要進行抗震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1、對個單體建筑、結構平面布置、里面布置及結構主要構件尺寸進行復核。
2、對各單體房屋外觀完損情況進行檢查。
3、分別采用回彈法、灌入法對單體墻體砌筑轉、砂漿強度進行測試
4、采用回彈法對單體框架結構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測試。
5、對各單體相對高差及整體傾斜進行測量。
6、根據竣工圖紙,結合現場檢測結果,對各單體結構及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分析。
7、根據現場檢測結果、承載力驗算分析結果,提出抗震鑒定結論。
8、根據房屋抗震鑒定。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及建議
房屋加層擴建結構檢測鑒定類別:
1)按承重結構類型分類:
1、磚混結構;
2、框架結構;
3、框架-剪力墻結構;
4、剪力墻結構;
5、筒體結構;
6、排架結構。
2)按使用功能可分為:建筑結構、特種結構、地下結構。
3)按外形特點可分為:單層結構、多層結構、大跨度結構、高送結構等。
4)按施工方法可分為:現澆結構、裝配式結構、裝配整體式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
二、房屋加層改造檢測鑒定的注意事項:
對原建筑主要承重結構構件復核驗算是決定建筑物能否加建的重要一環,其驗算目的主要是看承重結構構件之承載能力是否能滿足加層要求,倘若不滿足要求就不得加層。如果加層,必須采取加固補強措施提高承載結構及構件的承載能力,在滿足加層要求后再加層。
原有建筑物的承載力驗算應包括:
(1)地基承載力驗算;
(2)基礎抗沖擊驗算;
(3)對磚混結構,要進行承重墻承載力驗算;
(4)對框架結構,要進行框架承載力驗算;
(5)在樓面荷載下承載力驗算;
(6)需要接樓梯的部位,樓梯梁的承載力驗算。 若發現承載力不足,應采取相應加固措施:地基承載力不足,對條形基礎,可加大基礎截面;對樁基礎.可適當補樁;基礎抗沖擊不足,可增加基礎高度:承重墻承載力不足,可用單面或雙面鋼筋網加固:框架承載力不足,可采用增大截面的方法,或采用粘鋼(對梁)、碳纖維加固(對柱);屋面板加固可采用粘鋼的方法。
三、房屋加層改造檢測——建筑物加層注意的幾個問題和加層方法:
建筑物的加層應選擇正確的加層結構方案,認真搞好結構計算機構造措施,重視對地基的補充勘查,評價和基礎的加固,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處理好新舊建筑的受力協調工作,解決好新舊整體性問題。建筑物的加層不僅要考慮充分發揮原有結構的承載能力;考慮原建筑物與加層結合結構的各種不利因素,還要考慮新加結構與原有結構的整體性問題,重點處理好新舊結構受力,聯結的協調工作,因此,加層一般采取在原建筑物上面加設一道封閉式現繞混凝土圈梁的辦法,既解決了下部結構的連結問題,又解決了上部結構的整體性問題,使新舊結構較好地結合成一個整體。
2.選擇合理的結構方案建筑的加層,除了要考慮結構的整體性外,還要考慮整體剛度、穩定性、抗震能力等幾方面的要素。讓受力、傳力明確,結構合理,構造措施得當,加層的建筑物大多數為多層磚混房屋,為彈性方案,加層若不加橫墻,易造成橫墻間距過大,同時,加層后加大高寬比,加設的柱子沒有苗固等加而不固的現象。
3.采用合適的建筑材料建筑物加層,必須在原設計上增加復加荷載。因此,在選擇加層的承重結構構件材料是就要輕質高強,選擇圍護材料也要輕質高溫,合理地選擇材料及承重結構形式,減輕結構自重,適當改變使用要求,降低使用荷載,在滿足了強質和穩定性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復加荷載,確保足夠的結構安全系數和采暖保溫要求。建筑加層工作是一項比新建工程更復雜、更應慎重的技術工作,不許科學組織,精心設計,周密施工,慎之又慎,嚴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加固原則,切實做到安全,經濟合理。另外建筑物加層工作是一種舊房改造工程,房屋安全管理部門應當承擔起加層方案的審查,審批工作,保證房屋的安全使用。
4、建筑物加層方法首先采用直接加層,是在原建筑物上直接加層的方法。通常運用于主體結構良好,地耐力,基礎及承重構件承載能力均有潛力可控,或者具備加固處理的條件,部分構件具有安全儲備的情況,黑龍江省政府辦公樓、省公安廳辦公樓、老秋林公司樓、南崗漢陽街住宅樓、王兆新村等均采用直接加層。直接加層法簡單可行,造價較低,利用原有基礎,墻體加砌墻體,再做樓蓋屋蓋即可,若加層層數不多(一般應控制在3層以下,好是1層)應首先考慮該方法。再有采用外套柜架結構加層法,是在原房屋的外部另做基礎和柜架等的加層方法,該方法與舊房聯系不大,比較少。基礎是單獨設置的,新加層的全部荷載由其承受,只要原結構還有相應的使用價值即可。

房屋加層改造檢測——結構鑒定分析有哪些要點:
一、在結構布置分析中,應重點對結構體系、平面布置、傳力路徑、連接方式、支撐布置、構造措施等進行檢查和評價。
二、在結構構件裂縫分析中,應根據裂縫位置、形態和其它檢測結果判斷該裂縫是否屬于受力裂縫。對受力裂縫應通過承載力驗算證明,對非受力裂縫應進一步區分沉降、收縮、施工、溫度、耐久性等并分析產生原因。
三、結構復核時,應明確驗算所采用的規范、計算軟件及版本、抗震設防烈度、抗震等級、場地類別、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材料強度等參數。
四、結構復核時所依據的設計規范應根據鑒定目的和鑒定類型確定。對涉及改造、使用功能改變的應按現行規范執行,結構安全性鑒定宜采用建造時期處在有效期內相應的設計規范但不低于89系列規范。
五、結構復核時,普通民用建筑樓面的附加恒載應不低于1.5KN/m2,屋面的附加恒載應不低于3.0KN/m2,如有數據的可按實際取值。廠房活荷載取值除設計文件明確說明外應不低于3.5KN/m2。樓梯恒載取值應根據截面尺寸計算確定。
六、結構復核時混凝土強度應根據檢測結果按照構件的類別、批次進行取值。
1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考慮對相鄰若干樓層同設計標號、同類型構件混凝土強度進行合并后的批量評定。
2對混凝土強度離散的,應先依據規范進行異常值剔除再作區間評定。如不能進行區間評定可通過試算確定滿足承載力要求的混凝土限值,根據混凝土實測值和限值的比較結果確定應加固構件及是否需進行普查(GB/T 50344-2004)。
3當構件混凝土強度低于13.0MPa時,鋼筋截面面積在驗算時需考慮折減10%。
七、框架柱、梁箍筋和樓板縱向鋼筋驗算時應考慮構造要求(小配筋率)控制還是承載力控制,在構件評級時注意區分。
八、對不均勻沉降的判斷應綜合考慮頂點側向位移量,構件裂縫分布、形態、走向,裂縫指向與結構變形方向的吻合程度、地面變形等。
九、災害事故鑒定應考慮受損構件在強度、截面尺寸、鋼筋截面面積等方面的損失。
房屋加層改造有哪些優勢:
(1)、通過加層改造,可以擴大建筑使用面積,增加單位土地面積住房的容積率,緩解當前的住房矛盾,充分利用城市空間,有效地保護耕地;
(2)、通過加層改造,可重新進行建筑平面及立面調整并對房屋進行裝修,既保留了原建筑物的特色有改善了其面貌及使用功能;
(3)、利用原有基礎,節省了拆遷、建筑垃圾運輸和征地的費用,可降低工程造價,而且審批程序也簡單快捷,施工周期較短;
(4)、充分利用原建筑物在長期荷載的作用下地基承載力的增長值,在地基不需要處理或做微處理的條件下直接對舊房屋進行加層改造,實現較大化的經濟效益;
(5)、我國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加層改造把抗震與加固結合,改善了結構的受力條件,延長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6)、對于急需擴大房屋使用面積的單位,可盡量做到在不停止原有建筑使用條件的基礎上直接對舊房屋進行加層改造可以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gjdcah/-
http://www.hbhuocha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