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鉆芯修正法時,宜選用總體修正量的方法。總體修正量方法中的芯樣試件換算抗壓強度樣本的均值fcor,m,應按本標準第3.3.19條的規定確定推定區間,推定區間應滿足本標準第3.*條和第3.3.16條的要求;總體修正量Δtot和相應的修正可按式(4.3.3)計算:
Δtot = fcor,m – fccu,m0 (4.3.3)
fccu,i=fccu,i0 Δtot
式中 fcor,m— 芯樣試件換算抗壓強度樣本的均值;
fccu,m0— 被修正方法檢測得到的換算抗壓強度樣本的均值。
fccu,i — 修正后測區混凝土換算抗壓強度;
fccu,i0—— 修正前測區混凝土換算抗壓強度。
三、當鉆芯修正法不能滿足第4.3.3條的要求時,可采用對應樣本修正量、對應樣本修正系數或一一對應修正系數的修正方法;此時直徑100mm混凝土芯樣試件的數量不應少于6個;現場鉆取直徑100mm的混凝土芯樣確有困難時,也可采用直徑不小于70mm的混凝土芯樣,但芯樣試件的數量不應少于9個。一一對應的修正系數,可按相關技術規程的規定計算。

根據有關規定,房屋所有權人是房屋安全的責任人,共有的房屋,其產權共有人是房屋安全的責任人。也有的房子產權是單位的,單位就是房屋安全責任人。“一些房屋產權不清的,房屋使用人是房屋安全的責任人。”

危房是指房屋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危險構件
危險構件是指構件已經達到其承載能力的極限狀態,并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
構件單位
1、基礎
(a)獨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單個基礎為單位;
(b)條形基礎以一個自然間的單面長度為單位;
(c)滿堂紅基礎以一個自然間的面積為單位。
2、墻以一層高、一個自然間的一面為單位;
3、柱以一層高、一根為單位;
4 、梁、擱柵、檁條等以一個跨度、一根為單位。
5、預制板以塊、搗制板以一個自然間的面積為單位;
6、屋架以一榀為單位。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針對房屋抗震承載力不足整體性不良易倒塌部位和明顯扭轉效應等不同的情況,有下列不同的加固方法:
1提高抗震承載能力
1.1外加柱加固,在墻體交接處加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加固,柱應與圈梁或現澆樓板連整體,外加柱必須有基礎;
1.2夾板墻加固,在墻體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鋼絲網砂漿面層或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1.3拆砌式增設,對強度過低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或設抗震墻;
1.4補充和灌漿對于開裂墻體可采用壓力灌漿補,對強度等級過低的墻體可用滿墻灌漿加固
2加強房屋整體性
2.1當圈梁不符合要求時應再圈梁外墻圈梁一般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桿或在進深梁端加錨桿;
2.2當縱橫墻連接差時,可用鋼桿錨桿外加壁柱外加圈梁的方法;
2.3樓面梁的支撐不足時,可增設托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3加固易倒塌部位及防止扭轉效應:
3.3.1為防止扭轉優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磚墻或現澆混凝土墻;
3.3.2對易倒塌應具體對待,如承重窗間墻太窄可增設鋼筋混凝土窗框或用面層夾板墻加固;
3.3.3隔墻無拉結需采取錨接措施。
建筑結構現狀復核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采用DISTOTMlite5型激光測距儀、鋼尺等工具對建筑、結構布置及構件進行了現場抽查測繪,主要包括軸線尺寸、房屋層高、結構布置、結構構件尺寸進行了現場測繪。經現場檢測,2、3號樓南面陽臺屋頂A~B軸之間均沒有設置混凝土梁,與設計圖紙不符;其余各單元結構布置(梁、柱、構造柱、圈梁、墻體等)與原設計基本相符。
現場對個別柱、梁的配筋情況進行抽查檢測,檢測方法為:鑿開構件混凝土保護層,直接查看構件配筋情況,并輔以SMY-300型鋼筋探測儀對構件的配筋情況進行復核。檢測結果表明,部分梁、柱截面配筋與設計圖紙不相符合。檢測結果見表5-1~2。
鑿開混凝土構件后,亦對混凝土碳化情況做了檢測,發現混凝土碳化程度較小,大部分在2~6mm左右,實測梁柱鋼筋保護層厚為20~40mm,故目前碳化情況影響較小。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鑒定不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需要進行加固處理:
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實質是通過改善結構的構件結構受力的途徑,以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從而減少結構的地震破壞 其抗震加固原則如下:
1)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加固。
要以結構的抗震鑒定結果為基礎抗震鑒定是通過檢查現有建筑的設計、施工質量和現狀,按規定的設防要求,對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進行評估。根據抗震鑒定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加固。可選擇整體加固!區段加固和構件加固。
2)在確定加固方案時。
要對結構的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特別應查明結構是否存在局部損傷,對已有的損傷應進行專門的研究,在抗震加固時加以考慮。
3)在確定抗震加固方案時。
如果是抗震鑒定不合格,要重點考慮結構總體功能的恢復,而不要求每個構件都恢復功能;如果是靜載下出現的破壞,以各種承重墻(柱)等的加固為主。
4)在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的協調中。
首先以承載力為主,側重于利用承載力的提高來彌補變形的不足;但抗震鑒定結果僅為整體性不足時,仍以改善整體性的加固方案為主。
5)加固后的樓層綜合抗震能力不應超過規定值的30%。
且不宜超過下一樓層 綜合抗震能力的20%,超過時,應同時增強下一層的綜合抗震能力。
6)同一樓層內。
非承重墻體和自承重墻體加固后的綜合抗震能力不宜超過未加固的承重墻體的綜合抗震能力,否則應加固承重墻體。
7)加固方案的選擇要避免發生內力重分布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或導致薄弱部位轉移。 如果發生轉移,應對新的薄弱部位進行處理。
8)增設磚墻等改變磚房受力體系和傳力途徑時。
應對結構計算簡圖作相應改變使受力體系和傳力途徑符合實際,并力求減少原房屋的地震作用。
9)抗震加固是以結構的安全性為重點。
也應考慮到結構適用和美觀,達到科學合理以及安全美觀的有機統一。
有些危房的結構都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可能喪失穩定和承載能力,比如墻體開裂、柱子傾斜、開裂變形、地基明顯沉降等。
近年,國內發生的幾次大地震令人們的防震減災意識明顯提高。作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我省,做好防震減災更顯必要。省地震局稱,我省抗震設防烈度6度以上地區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5%,其中廈門多為設防烈度7度以上地區。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已建成建設工程進行抗震性能檢查,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應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中小學、幼兒園、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準進行抗震加固。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鑒定過程:
1、調查房屋的建造、使用和修繕的歷史沿革、建筑風格、結構體系等資料。
2、建立總平面圖、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結構平面、主要構件截面等資料。
3、抽樣檢測房屋承重結構材料的性能,構件抽樣數量和部位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抽樣部位應含有代表性的損壞構件。
4、檢測房屋的結構、裝修和設備等的完損程度、分析損壞原因。
5、檢測房屋傾斜和不均勻沉降現狀。
6、根據實測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按現有荷載、使用情況和房屋結構體系,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驗算房屋現有承載能力。
7、根據實測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按現有使用荷載情況和房屋結構體系,以當地地區地震反應譜特征,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驗算房屋現有抗震能力并復核抗震構造措施。 教育局需要的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鑒定報告——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鑒定報告相關知識:
已建成的下列房屋程,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計劃的,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按現行抗震鑒定標準進行抗震鑒定:
(一)《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中甲類和乙類程;
(二)有重大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房屋程;
(三)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房屋程。
鼓勵其他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計劃的房屋程產權人,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按現行抗震鑒定標準進行抗震鑒定。
經鑒定需加固的房屋程,應當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確定的限期內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未加固前應當限制使用。
(四)已按工程建設標準進行抗震設計或抗震加固的房屋程在合理使用年限內,因各種人為因素使房屋程抗震能力受損的,或者因改變原設計使用性質,導致荷載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設防類別的,產權人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抗震驗算、修復或加固。需要進行工程檢測的,應由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
房屋完損狀況、安全、損壞趨勢、結構和使用功能改變、抗震能力檢測以及綜合檢測和其他類型房屋檢測鑒定等。

-/gjdcah/-
http://www.hbhuocha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