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描述
一、發展屋面光伏的前景巨大:
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新型的發電和用電模式,具有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特點,近年來得到**各國廣泛的關注和推廣。截至2010年底,分布式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3.4GW,占同期光伏發電系統累計裝機容量的66.8%,可見從**范圍內來看分布式發電是光伏應用的主流。因此,我國政府近年來已將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發展清潔能源、化解過剩產能和應對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不斷出臺新政策鼓勵推廣。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一般安裝于建筑屋面,而工業廠房建筑大多是比較低矮、平整的廠房,用電需求大且電價高,于是成為大規模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可以選擇]場所。截至2006年底,我國擁有各類經濟開發區1568個(含高新區、工業園等),規劃面積9949km2,建筑密度取29.28%(以2012年**開發區調查結果為例),則可用于安裝光伏系統的工業屋頂面積約達3000 km2,以每kw光伏陣列占地約10㎡計算,則裝機容量可達到300GW,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另一方面,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設施工標準并不統一,針對不同類型屋面的承載能力評估不足,導致已建成的光伏項目運行質量堪憂.
二、屋面光伏承重檢測鑒定如下:
檢測過程:
1、調查房屋的建造、使用和修繕的歷史沿革、建筑風格、結構體系等資料。
2、建立總平面圖、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結構平面、主要構件截面等資料。
3、抽樣檢測房屋承重結構材料的性能,構件抽樣數量和部位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抽樣部位應含有代表性的損壞構件。
4、檢測房屋的結構、裝修和設備等的完損程度、分析損壞原因。
5、檢測房屋傾斜和不均勻沉降現狀。
6、根據實測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按現有荷載、使用情況和房屋結構體系,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驗算房屋現有承載能力。
7、根據實測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按現有使用荷載情況和房屋結構體系,以上海地區地震反應譜特征,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驗算房屋現有抗震能力并復核抗震構造措施。
8、檢查房屋設備的運行狀況。
保護建筑質量綜合檢測方案和報告必須按規定報市房屋質量檢測中心進行技術審查。房屋檢測是房屋質量評定的終方式,也是法院裁決的主要依據,其權威性相當于金字塔的高級,報告全國范圍內有效。該檢測主要適用于優秀歷史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和其它需要進行全面檢測的房屋,主要通過對房屋建筑、結構、裝修材料、設備等進行全面檢測,建立和完善房屋檔案,全面評價房屋質量。
產品推薦